文章目录

论文初稿终于告成,又可以偷得浮生几日闲了,上次谈了谈阅读,这次来说说写作这件事儿。

笔者最早接触博客是在2012年,1月17日注册了新浪博客,那时候韩寒和方舟子在博客上打笔仗闹得正欢,为了更加密切的关注,就顺手注册了一个新浪博客。后来也发了一些个文章,现在回去看那些文字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时隔两年,时间来到2013年12月份,我注册了博客园,开始写“技术博客”,其实刚开始并不是想写技术博客才注册的,只是想记录自己不会做或者做错的一些算法题而已,到后来慢慢地写一些自己觉得值得分享的算法题的题解,再后来就慢慢地什么都写了,在我的老博客中有390多篇文章,2年多的时间写了那么多,是有多爱分享。。其中大部分是算法题的解题报告,还有一些比赛的解题报告,解题报告的特点在于篇幅不长,一般简单描述一下问题和解法,再贴上代码,就完成了,所以还是不太费时间的。

在一些博客网站上都写过文章,比如新浪,网易,博客园,CSDN等等,感觉各有不同:新浪写写随笔什么的,发个长微博还行,写技术文章的话还是算了,对代码不友好,而且没什么开发者会天天登新浪去看文章,而且新浪广告太多,太多,太多,对用户太不友好;网易的话广告要少一些,但是好像没什么人看。博客园简洁,广告少,开发者多至少前几年是这样的,但是笔者也提几点问题,不是用得着菩萨求菩萨,用不着菩萨骂菩萨,而是客观地提几点:一是主题太丑,严苛一点说,除了笔者现在用的这款比较好看之外,其它无疑都很丑,想套用一句王者荣耀中张良的台词,“伤心不是哭的理由,傻才是”,追求简洁不应该是丑的理由,懒才是,二是现在明显感觉到博客园首页文章质量在下降,大牛在减少,是时候想点办法了。笔者离开博客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是一个.NET,C#,前端等技术风靡的站点,这类技术的开发者居多,其他技术内容得不到太大的关注,所以注定基因不合适,虽然现在在博客园写各种技术和人生经历的文章也多了起来。CSDN的话界面笔者也不喜欢,虽然这个平台开发者众多,主题也多,但是正是主题太多,导致几乎没有其首页的概念,太过宽泛,多看看可以,写的话就算了,评论也不友好,每次很久才能评上一条。这些种种再加上独立博客已经建成,域名也买了,是时候进入一个独立发展的阶段了,时间在向前推移,在某些阶段就会发生某些故事,不是么?

其实笔者的写作目标很简单,就是写出一些既有益又有趣的东西,这里其实就是向内和向外两种,对自己有益是向内,对他人有益和有趣是向外的,内外兼修是我的目标,嘻嘻。如果我觉得一篇文章写出来对自己或者对读者有益,那么不妨一写,对自己有益的有比如知识的梳理总结,备忘的内容,某些错误解决过程,或者自己写着开心的随笔等等,对他人有益的包括经验类文章,知识总结,错误解决的过程,搜集整理类,推荐类文章等等。

小时候觉得作文是很难写的,每次写作文都要斟酌叙旧才能动笔,而且总感觉写的不好。其实是因为那时候要写的不是自己想写的,作为一个理工科的男生,我表示正式作文这么多年写的议论文外的文章不超过3篇,而且写记叙文什么的得分还超低,直接没信心了,议论文的话大体有一个固定的格式,说明一下论点,举几个名人的例子,可怜那些名人尤其是某几个,自己一个故事被中国无数中小学生举了无数遍。。长大了发现,其实写文章没那么难,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行了,我们不是搞文学创作的,没必要过分斟酌语言,语言朴实,把想说的说清楚就可以了,这样想来,其实挺简单的。

在杂文上,我喜欢王小波式的文风,针砭时弊,对很多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笔幽默,坦率真实,看他的杂文集简直是一种享受,我蛮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在哲理散文中,我喜欢罗素,尼采那样的讲述,并没有太多晦涩的哲学术语,尤其是罗素先生,他的《幸福之路》面向普罗大众,文章平实但又发人深省,妙语不断。而尼采而没有那么好懂了,但是他的语句往往揭示一种普遍规律与法则而不是具体问题的分析,大概这就是哲学家吧。我喜欢这种哲学,受尼采先生的影响,我经常也会思考并写下一些我对事物或人情的一些根本法则,并自以为在寻求智慧,其乐无穷。

关于写作与个人经历的丰富程度的关系,笔者还是赞同作者的经历能够使作品更加丰富,至少他的经历可以成为向内写的素材。我看很多文章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章会掺杂着作者许多的经历,看王小波的杂文往往可以看到他写自己上山下乡的经历,进场的经历,与社会各路人士打交道的经历;看吴军的《浪潮之巅》,其中也会写道很多自己在谷歌时的经历;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我想,能写的应该少很多吧。

当然不爱写作的自是可以不写,一个人不需要写多少字也能过这一生,所以写作只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吧,笔者写作的核心就是热爱写作,热爱分享,这两点是支撑我写下去的主要原因,不管多没时间,有好的题目好的想法就像动动笔把它记下来。

希望我能将这份热爱保持下去,直到老了写不动了为止。



2016.5.23 于成都

随笔 | Ess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