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读书】5月读书笔记
总阅读次
《谁动了我的奶酪》 斯宾塞·约翰逊
这本书故事看来很简单,主要说的就是要拥抱变化,提前察觉变化,做好准备应对变化,尽快适应变化等等。总之就是叫你不要因循守旧,变则通,通则久。
《幸福之路》 罗素 (刘勃译)
数学专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哲学大师罗素在这本书里阐述了我们不快乐的一些原因和如何变得快乐的一些想法,文字很好,娓娓道来,具有很大的思维启发性,可惜有部分地方翻译的别别扭扭,但是还好啦。
这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有哪些原因让我们不快乐,第二部分则论述了我们应该如何去变得快乐幸福,在罗素看来,幸福不是一件会主动落到人们头上的东西,它也是需要人去争取的。我摘出一些觉得可以细细品味的句段如下:
第一部分
谈到什么令人不快乐时,他谈到,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更加热爱生活了,这部分是因为我发现了什么是我最想要的东西,并且慢慢的得到了不少,还有就是我成功地抛开了一些永远都无法实现的欲望,如获得这个或那个领域确切的知识,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逐渐减少了对自己的过分关注。…渐渐地我学会了不太在乎自己和自己的缺点,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放到外部事物上”
“工作上的所有真正的成功取决于你对与工作相关的事是否真的感兴趣。”
论拜伦式痛苦时,他谈到,
“聪明人会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尽情快乐”,不要故作忧伤,以享受痛苦为荣,而感到自己高人一等,或者装作一副禁欲系的样子,事实上很可能这样的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论竞争时,他说道,现在的人们过于将竞争胜利看做是幸福的主要源泉了,事实上不值得为了成功而失去其他一些生活中的美好的幸福的要素,而现在普世都看重人的成功,所以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是不是要随波逐流,还有,“除非一个人知道如何应对自己的成功,否则他的成功定会使其备受煎熬。”
要想生活快乐,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烦闷耐受力,真正的快乐只能常驻在平静的环境里,过度的兴奋只会让人神经麻痹,最后只留下疲倦,空虚和厌恶感。
“有秩序的头脑就是在合适的时间里充分地思考一件事,而不是在所有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思考这件事”
“必须做出决定时,一旦掌握所有信息,只管给出你的最佳判断就是了,优柔寡断是最劳神的事情了。”
“如果知道让我们焦虑的事情并不重要,就会大大减少我们的忧虑”,事实上,我们的行为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应对各种恐惧的恰当方式就是理性地,镇静地,全神贯注地思考它,知道你熟悉它为止,那样,恐惧就减弱了,我们的思想也转移了”
“仅靠成功是不能远离嫉妒的,因为总能找到比你成功的人,要想远离嫉妒,就应该好好享受你面前的快乐,做你必须做的工作,避免与人作比较”
“我们小时候听了太多的教育和道德,导致我们很多时候会产生犯罪感,或者出现两个原则的分裂,这时候就应该运用我们的理性深刻地思考,给自己确立一个信念,并且让它成为任何时刻都坚信的准则。”
论被虐狂:
要记住,你的动机并不总像你想的那么无私
不要过高估计你的价值
不要指望别人也像你一样看重你
不要幻想着大多数人总是在想怎么害你
论舆论恐惧症,
人都是欺软怕硬的,如果你显示出了害怕,就等于说你是很好的猎物,而如果你满不在乎,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力量,进而会放过你。
第二部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快乐的源泉之一就是坚信某事。
幸福的秘诀在于,兴趣范围要尽可能地广,尽可能善意地对待你感兴趣的人和物。
在所有的小心谨慎中,爱情上的小心谨慎可能是最能毁掉真正幸福的东西了。
目标的持续性是获得长久幸福最根本的要素之一。
总结一下,获得幸福的根本方法有以下几点:
- 眼光向外看,不要过分关注自己
- 不要人格分裂,让自己的信念一致起来
- 动机要纯,比如做一件事最好是因为你喜欢做那件事
- 勇敢
《数学之美》 吴军
很早就听说了这本书,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读到,前段时间读完《浪潮之巅》,领略到了吴军博士的作品风采,不禁让我找出这本《数学之美》来读一读,总的来说,吴军博士的作品的特点就是“读着不累,还有收获”,《浪潮之巅》着重介绍了众多处在时代前沿或者曾经赫赫有名的科技公司的历史,而这本《数学之美》则介绍了许多IT领域背后的数学原理,虽然没有那么的详尽,但是做了大概的介绍,绝大部分都浅显易懂。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围绕作者自己的专业领域–自然语言处理,并延伸到密码学,机器学习,大数据等内容,其中对文字,信息,数字的历史溯源部分尤其有趣,书中还介绍了诸多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大师,以及他们是如何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的,正如李星教授所说,成为大师有其必然性,那就是他们的思维方法。
书中贯穿着许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思维方法,比如生活中大量用到的,真正有用的方法往往是简单而又朴实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从希腊哲学到现代物理学的整个科学史中,不断有人力图把表面上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归结为几个简单的基本概念和关系,这就是整个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这对我们的思维是一种极大的启发,在我的经验中,当我们去解一个不是太难和繁琐算法题的时候,如果你想着想着,越想越复杂以至于感叹这题怎么这么难,那么多半是你想错了方向,虽然你还是不一定能找到正确的方法,但你基本可以否定那个会很复杂的解法。从大量经验来看,绝大多数算法题的解法都非常地简洁明了,关键在于想不想得到。
又比如,做任何事情都有道和术之分,老子讲“道法术”,道是宇宙亘古不变的法则,而数学就是科学之“道”,法是人们根据自然规律总结掌握的做事的一套方法,比如某类知识体系,某种模型等是法,而具体的操作技术则是术,比如编程中API的用法,某些工具的用法等是术。
综合来说,
“道”即万物变迁循环中亘古不变的规律,在个人层面就是人生境界和价值观,判断坏美丑喜的标准,是生来就有的天赋,不易改变,只能靠长期修养去领悟
“法”是一套规则体系和原理原则,是实现价值观的指导方针和思路,可因事物内在的变化规律而变化,可通过对长期实践的思考和归纳总结而得出
“术”是在规则体系指导下的具体操作方法,只要指导原则(法)不变,具体方法可千变万化,术可通过练习获得,亦可通过对法的推理而产生
尽管本书已经尽量兼顾细节与通俗,但是仍然有几处地方我觉得有点模糊难懂,比如隐含马尔克夫模型的讲解部分,RSA算法的推导略显跳跃,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想要了解只能求助于其他媒介。
但是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我们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年轻人都值得一读,尤其是那些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大数据,密码学,搜索引擎领域相关的同学。
《我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
王小波的杂文集,他的文字风趣幽默,对时事点评一针见血,直爽率真,毫无避讳,是个真性情的作家,看他的书就感觉很哈皮,但是又真正能领略到其深刻的寓意和主题,回味悠长。很少有杂文能让人看的咯咯发笑的,王小波让我领略到了。值得一读!
一些书摘:
- 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
- 要努力去做事, 拼命地想问题,这才是自己的救星
- 欣赏通俗作品有种诀窍,就是不要把它们当真
- 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 一座城市的历史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它的建筑。…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部历史一半写在故纸上,一半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以供人在其中漫步
- 能见到古人所见,感到古人所感,这种感觉就是历史感
- 做成一件事,需要比呼吁更大的勇气和努力。要是你有这些勇气和努力,不妨动手去做。要是没这份勇气和努力,不如闭上嘴,省点唾沫,使厕所的墙壁保持清洁
《悉达多》 赫尔曼·黑塞
一个人如果不能给予快乐就无法获得快乐
黑塞最有名的哲学小说,以前从未接触过哲学小说,是偶然看到,然后评分也不错才看的,说实话拿到这本书我首先把序读了一遍,感觉可以试读一下,实在不行再放弃也不迟,然后当晚读到深夜,第二天就读完了。
本书讲述了一个灵魂从圣洁到污浊到重回圣洁,一个自我从探求,到迷失,再到最终寻求到自我知道的过程。
悉达多从小有一个很好地家庭环境,并受到很好地教育,本人也很聪颖,可是当他长大以后他却发现婆罗门的那些教义根本没什么用,按他所说,言辞无法表达智慧,一个人无法学习到智慧,他想找的是自我,自我的教义,他想寻找自我的智慧,于是他毅然辞别父母,去到远方师从沙门(苦行者),在他们哪里他学到了很多,但是他发现老沙门也无法得道,又去找佛陀乔达摩求道,乔达摩个人的举止和内心的安宁让他膜拜不已,在他心中,乔达摩就是得道者,可是他仍知道,乔达摩的智慧不是他自己的智慧,他无法学到他的智慧,于是他继续寻找,而他的同行者做了佛陀的弟子。他来到一座大城,想向名妓伽摩拉学习情爱,伽摩拉问他会什么,他说他会等待,思考和斋戒,凭着这三样东西,他迅速地从伽摩斯瓦弥那里挣到了自己的财富,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他逐渐沉溺于世俗的享乐,丢掉了自己的本心,最后他突然醒悟,对自己的样子恶性不已,于是抛掉一切,回到当年来的河边,与一个船夫生活在一起,每日向河流学习,从河流中悟道,最后经过种种际遇,终于悟到了世界的圆融统一。
世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我们每个个体都只是微小的一环。
人们可以寻见智慧,在生命中体现智慧,以智慧自强,以智慧来创造奇迹,但人们不可能去传授智慧。
学会热爱这个世界,热爱她的本来面目。
叙述一遍故事可能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但是这种书的特点就是带着神秘,晦涩,有很多地方难以理解,不想其他书看着就懂,需要靠自身的经验与体悟去读他,也要靠自身经验事物才能获得自身的智慧。
《从一到无穷大》 G.伽莫夫
一本很好的科普书,从数学讲到空间,时间,相对论,微观世界,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再到宏观世界,宇宙以及宇宙的起源等等。
不求全部读懂,不过真的收获不少,读的时候有一种复习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的感觉。